关于第五届中国大学生服务外包创新创业大赛的参赛通知
[发布日期:2014-05-13 点击数:

 

一、大赛简介

服创大赛,即中国大学生服务外包创新创业大赛(以下简称“服创大赛”),是由国家教育部、商务部两部委与无锡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中国大学生服务创新与创业盛会。服创大赛每年一届,今年已经是第五届了。第一、二届的名称是“中国大学生服务外包创新应用大赛”。为了增强大赛对于创新创业的引导,从第三届起更名为“中国大学生服务外包创新创业大赛。”

详细信息:

为深化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鼓励服务外包产业加快发展的复函》(国办函[2010] 69) 和《教育部 商务部关于加强服务外包人才培养工作若干意见》(教高[2009]5)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快服务外包产业及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工作,教育部、商务部和无锡市人民政府在成功举办四届大赛的基础上,联合举办“第五届中国大学生服务外包创新创业大赛”。

服创大赛将紧贴现代服务经济和创新、创业、创富主题,强调应用导向和产学互动,搭建一个大学生服务创新与创业能力展示平台。引导社会公众和青年学生关注现代服务产业,吸引企业关注高校青年学生,促进高校教育改革贴合新兴产业发展需求;创新人才培养和人才评价体系,引导和促进高校加强服务外包人才培养,为产业发展营造良好氛围;逐渐成为国内一流,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青年创新创业展示盛典。

往届大赛精彩回顾请参见官方网站http://www.fwwb.org.cn

二、服创大赛内容

服创大赛的主题是:现代服务经济和“三创”,即:创新、创业、创富,只要是与这些主题紧密相关的方案或任务,都可以作为服创大赛的赛题内容。

本届服创大赛各参赛团队可以选择下列三种方式之一参与竞赛:

A组:企业命题组。参赛团队需选择企业命题组赛题池中的任一赛题参赛。本组竞赛重点考察参赛团队的专业技能及专业竞争力水平。

B组:自由命题组。参赛团队自选项目参赛,但所选项目应当紧扣“信息技术”和“服务”主题。服创大赛鼓励参赛项目面向社会公众福祉,着重于创意创新的设计表达和原型实现,突出创新精神与公益情怀,特别鼓励具有社会服务、公益环保等具有公益性的项目。

C组:创业实践组。参赛团队自选创业项目参赛,但所选项目应当紧扣“创业”、“信息技术”和“服务”主题。参赛团队除要求具备创业意愿和创业规划外,还要求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创业实践。本组竞赛重点考察团队的整体创业能力,鼓励涌现青年创业家。

2.1 服创大赛主题

1、现代服务经济

现代服务业为代表的服务经济是我国十二五规划中着重发展的战略性产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主导方向,未来不仅需要大量的人才,也是形成国家产业竞争力的核心领域。在具体的主题体现中,主要表现为服务创新服务意识客户价值等三个方面。

基于信息技术(包括互联网)的创新最活跃、发展最迅猛,也是对社会生活和各行各业渗透力最强的技术。在具体的主题体现上,实际超越了信息技术本身,而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

ü  关注信息技术对公众社会的积极影响

ü  关注信息技术对各行各业的渗透与促进

ü  关注信息技术与商业社会的结合与创新

2、创新、创业、创富

青年学生是思维力、精力和爆发力最充沛的社会群体,而创新创业创富则是推动社会进步发展的原动力,也是服创大赛的核心主题之一。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将创新创业创富和社会责任联系起来,培养更多关心社会公益、公众和公平的高素质人才,也是大赛的核心价值。

在具体的主题体现上,主要表现为:

ü  关注商业创新与社会、公众福祉

ü  鼓励面向客户价值的微创新应用

ü  提倡公益、公众、公平的社会责任

3、应用导向

服创大赛关注解决现实问题、关心和思考如何改进身边的点滴小事,引导青年学生务实细致、学以致用的重要体现。同样,一切从现实问题出发,也是服创大赛与其他学术性或技能型竞赛区分的重要标志。

4、产学互动

构建一个产学互动的平台,从而促进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正向循环,为战略型产业提供更多合格人才,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也是大赛的核心价值表现。

5、关注团队

服创大赛关注团队的表现,团队是现代服务业不可或缺的要素,团队精神是大局意识、协作精神和服务精神的集中体现。以大赛为契机,打造精品团队,培养服务意识,也是大赛最核心的价值体现。

2.2竞赛题组

A

概述

由大赛组委会邀请国内外具有一定代表性和影响力的企业参与命题。企业命题组成赛题池,参赛团队在赛题池中选择相应题目参赛,可多队选择同一企业题目。

组委会预计本周公布A组相关题池,请关注网站http://www.fwwb.org.cn/

相关说明

1)   A组仅限本科类院校报名参赛;

2)   所有A组题目将通过服创大赛官网于20145月发布,参赛团队可任选其中一道题目参赛;

3)   参赛团队需通过选题环节竞争选择题目。没有选中心仪赛题的参赛团队需另选赛题池中的其它赛题参赛;

奖项设立

1)   服创竞赛奖(A组):一、二、三等奖;

2)   单项奖若干;

B

概述

参赛团队自选题目上报

相关要求

1)B组接受本科类和高职高专类院校报名,统一竞赛和评奖;

2 )所有参赛团队自选题目后需要申报,经过大赛组委会审核通过后方具有参赛资格;

3)面向现代服务业,可以体现新理念、新思考与探索的微创新;

4)可在环保、住房、金融、教育、交通、医疗、公共政务、中小企业服务、基础设施运维、旅游等行业中选择,面向社会关注热点(如:云计算(Cloud Computing)或物联网(Web of Things)概念与技术);

5)自选题目必须基于IT技术或平台实现,成果须以原型系统或更完整形式演示;

6)自选题目主题必须为某种服务;

奖项设立

1)   服创竞赛奖(B组):一、二、三等奖;

2)   单项奖若干。

C

题类说明

参赛团队提交创业项目

相关要求

1)   接受本科类和高职高专类院校报名,统一竞赛和评奖;

2)   所有参赛团队自选参赛项目并提前申报,经大赛组委会审核通过方具有参赛资格;

3)   参赛项目选题应基于现代服务业展开;

4)   参赛项目内容应基于信息技术实现;

5)   参赛项目发展应基于一定程度的商业实践与探索。

奖项设立

1)   服创竞赛奖(C组):一、二、三等奖;

2)   单项奖若干;

3)   创投机构提供的创业投资机会;

4)   获奖团队有机会获得无锡市人民政府发放的创业邀请书,进驻大学生服务外包创业园,享受创业资金援助、政府贴息贷款、天使基金投入、创业辅导等创业扶持政策。

 

三、参赛事项

A每队队员限5人(其中研究生不超过2人),每队可增报指导老师(指导老师工作限于赛题与方案指导,不允许直接参与方案内容撰写或负责某部分内容)1名。

B每队队员限5人(其中研究生不超过2人),每队可增报指导老师(指导老师工作限于赛题与方案指导,不允许直接参与方案内容撰写或负责某部分内容)1名。

C创业实践组竞赛参赛团队队员不超过5人,至少包括一名具有正式学籍的全日制在校学生(含在校MBA学生),每队可增报指导老师1; 全国高等学校具有正式学籍的全日制在校学生(含2014年应届毕业生)或毕业不满五年的全日制高校毕业生(毕业时间不早于2009531日,已经取得了专科、本科或研究生学历)允许组队参加本届服创大赛创业实践组比赛;本届服创大赛创业实践组竞赛鼓励完成创业准备的团队参赛。无论是具有创业意愿的团队,或已经成立公司正在创业的团队,都可以报名参加C组竞赛。

 

四、报名上交内容:

A组预赛提交材料说明

项目详细方案

l  内容要求:项目详细解决方案

l  文件格式要求:Word(限office2007版本)和PDF文档各一份,内容相同,大小不超过5M

Ø  文件以A4纸张格式。

Ø  版面设定为直向纸张,边界为上2cm、下2cm、左2cm、右2cm、装订线1cm

Ø  字体统一用标准楷体,字号10,单行间距,与前后段距离3pt

l  文件命名规则:“A组–队长名–***项目详细方案”

 

B组预赛提交材料说明

项目详细方案

l  内容要求:项目详细解决方案

l  文件格式要求:Word(限office2007版本)和PDF文档各一份,内容相同,大小不超过5M

Ø  文件以A4纸张格式。

Ø  版面设定为直向纸张,边界为上2cm、下2cm、左2cm、右2cm、装订线1cm

Ø  字体统一用标准楷体,字号10,单行间距,与前后段距离3pt

l  文件命名规则:“B组–队长名***项目详细方案”

C组预赛提交材料说明

项目商业计划书

l  内容要求: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Ø  公司及团队介绍;

Ø  产品/服务介绍;

Ø  用户及市场分析;

Ø  竞争分析;

Ø  营销计划;

Ø  风险分析;

Ø  投资人投资说明;

Ø  经营预测;

Ø  财务分析;

Ø  文件格式要求:

  Word(限office2007版本)和PDF文档各一份,内容相同,大小不超过5M

  文件以A4纸张格式。

  版面设定为直向纸张,边界为上2cm、下2cm、左2cm、右2cm、装订线1cm

  字体统一用标准楷体,字号10,单行间距,与前后段距离3pt

l  文件命名规则:“C组–队长名***项目商业计划书–文字材料”

 

五、预赛选拔报名方式

请有意愿参加的团队按照上述要求将材料打包压缩发送到emkexie@126.com

邮件中请注明队长学院班级和联系方式

每队限报一项,不可兼报

截止时间:520日(周二)20:00

根据大赛组委会规定,本校ABC三组每组最多上报一队参加全国决赛,大赛相关材料可关注官网http://www.fwwb.org.cn/

如有疑问可到学研大厦C519咨询

 

 

                                          经济管理学院团委

                                          2014513